资讯
滇缅公路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20余万云南各族群众用血肉之躯开辟的“抗战生命线”。展厅氛围庄重,一张张珍贵的档案文献、历史图片,真实还原了抗战时期1146公里滇缅公路的悲壮筑路史,激荡着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滇东的晨光刚漫过召夸镇的田埂,曲靖市陆良县大栗树村的香葱地已泛起一层细密的水雾。自动化喷灌设备正沿着田垄“行走”,水雾穿过葱叶的缝隙,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这一切,都始于田边升级改造完的10千伏小凹子线大栗树灌溉抽水支线里奔涌的电流。
筑牢产业招商根基。双柏发展中医药产业底气十足:千年彝医文脉赋能。拥有比《本草纲目》还早12年的彝文医药典籍《齐苏书》,其中详细记载了茯苓等药材的应用,为产业注入独特文化灵魂和深厚底蕴;道地资源禀赋突出。作为云南省首批“云药之乡”和全国首批“乡村振兴道地药材示范县”,双柏茯苓种植面积达13.2万余亩,产量2.86万吨,占全国15%,浸出物含量远超国家标准,品质卓著;生态空间潜力巨大。依托478万亩林 ...
2018年,临沧蔗区率先将这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践,开启无人机防控新篇章。短短数年间,防控面积从25万亩跃升至2025年的80万亩,带动甘蔗亩产提升0.97吨,出糖率提高0.5个百分点。2024/2025榨季,临沧甘蔗入榨量达520.68万吨,较上年激 ...
在曲靖市罗平县阿岗镇阿窝村的晨光中,炊烟袅袅升起,机器的轰鸣声在村中回荡。48岁的村民张保苍正熟练地操作着粉碎机,秸秆被碾成细末,牛圈里的20头牛和10头猪正安静地享用着这顿“细粮”。
在众多活动中,阿迷美食宴作为开远市的传统美食名片,阿迷风味在此次盛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宴席上,油燃鸡色泽油亮,油辣椒的火辣燥热与鸡肉的温润嫩滑在舌尖碰撞,让食客沉醉其中;琥珀色的甜藠头炒猪肉选用了本地腌制的甜藠头,猪肉的醇厚与甜藠头的酸甜巧妙融 ...
作为元江干热河谷特有的极小种群物种,文山兜兰曾因人为滥采滥掘而濒临灭绝。近日,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成功将人工精心培育的文山兜兰幼苗移植到其原生境,标志着元江在极小种群植物保护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南网讯(记者 范春艳)8月13日,记者从云南省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2024年,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870.5亿元,同比增长14.5%,赔付支出366.4亿元,同比增长8.9%。 当天,由云南省保险行业协会、云南省财贸工会举办的“弘扬工匠精神 ...
会上,兰州大学草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王宗礼研究员表示,云南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南方草原生态系统的核心区,牵头组建跨区域科研联盟,标志着云南乃至南方草原科学研究进入协同化、系统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北方及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大批文化精英随高校、机构南迁大后方。云南因地处西南枢纽,成为战时文化保存与传播的堡垒。近20位中国美术界巨擘,或随国立艺专内迁,或赴滇筹赈,或投身救亡,携笔墨入滇,在云南的红土高原上留下一段“艺术救国”的热血篇章。
入汛以来,云南闻“汛”而动、以“迅”应汛,各级党政“一把手”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抓牢防汛工作,纵深推进“1262”机制有效落地落实,有力应对汛情灾情。全省21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当天,嘉丽泽国际会议中心灯火通明,在绚丽的舞台上,大家盛装出场,展示自己的才艺。婉转悠扬的小提琴二重奏《纺织姑娘》,激情澎湃的男声独唱《向往》,步伐轻盈有力的模特走秀……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台下观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精彩瞬间。特邀专业评审和社区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