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如果说“网格化管理”是家门口的守护,那么学校“1530”防溺水教育机制就是身边的叮咛。近日,玉溪第一小学的操场上,一盆盆清水有序摆放在地面上,学校正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脸盆憋气”体验活动。在指导教师看护下,学生们轮流深吸一口气,缓缓将口、鼻、眼没入水中。
这支冠军队伍来自一个占地面积仅8亩的老城区学校。邻水二小背靠玉屏山,其余三面则被鳞次栉比的老式居民楼“包围”,“缝隙”中的操场仅有2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家知名高校纷纷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相关专业,加大为行业输送人才的力度。新增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等公布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点。
央视网消息: 暑期到来,旅游市场热度持续升高。今年夏天,研学游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很多研学线路聚焦于我国独特的自然地貌。在海南,当地依托热带雨林资源打造的特色研学项目,吸引了不少孩子走进雨林探索自然的奥秘。 这个暑期,海南保亭依托得天独厚的雨林生态资源,推出雨林溯溪 ...
呵护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陪伴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也是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责任。从校园到社会,从身体到心灵,让我们以“大安全观”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细致的守护,让每个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积蓄更多成长的力量。
本报讯(记者 黄星)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学校“温暖集体行动”的方案》,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温暖集体”建设。 福建明确,各类组织要积极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班一品”“一舍一文化”等创建活动。要深入挖掘课程教材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温暖元素 ...
潼南区职业教育中心操场上的7座长50米、宽30米的充气露天泳池波光粼粼。“蹬——夹!蹬——夹!”五年级的“小青蛙”们奋力划水,蹬踹出标准弧线。“太多溺水悲剧源于施救不当。”潼南区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李帅宾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潼南孩子小学毕业前都掌握这项‘保命技能’!” ...
多去户外、亲近自然对孩子有哪些好处?调查中,60.1%的受访家长认为能引导孩子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54.6%的受访家长认为可以释放热情,满足孩子的好奇心,54.5%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利于促进孩子观察力、注意力的发展,49.8%的受访家长认为可以让孩子有充足时间“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近期,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教育局联合应急、公安、水利及属地等部门督导辖区茅塔河、马家河水库、百二河水库等溺水高风险点位。茅箭区结合区域工作实际和经验总结,将“四个一”基础配置升级为“五个一”(救生圈、救援绳、搭救竹竿、警示牌、口哨)。小小口哨正是点睛之笔:空旷水域中,尖锐哨声穿透力强,能瞬间唤醒安全意识,织密水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近日,一个平常的中午,李冰薇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汝河堤坝上散步时,一个小女孩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拉住李冰薇的手拖拽着她往河边走。顺着小女孩指引的方向,李冰薇看到一名中年女性正托举着一个男孩在汝河里拼命挣扎。